人不管走到哪一步,总得找点乐子,想一点办法。是的,美食就是我找的乐子,想的办法!小谈食刻和你一起认真对待吃下的食物!

导读: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在民间有句老话叫:“清明十五天,三事要做好”,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三件事分别又是指什么,清明后15天又有哪些讲究呢?

清明十五天,意思就是清明节后的15天,因为在这期间都是属于清明节气的时间段里,只是节日只有一个,那就是清明,清明15天之后,就会迎来春天最后的一个节气,谷雨。所以清明十五天,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理解,就是清明后谷雨前的这15天,老人说要做好3件事。

清明后谷雨前15天有啥讲究?

清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,那就是扫墓上坟,而在时间上,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,有前三后四,也有前七后八的说法,意思就是在清明节后,谷雨前这段日子当中,要把扫墓祭祀的事办好。

不要等到15天之后,因为那已经超过了清明节的时间段了,这里也是提醒那些,没有祭祀先人的,抓紧祭祀不耽误。

再说说气候的一个变化,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它指导着农事,民间有多个俗语,比如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”、“谷雨前后,种瓜种豆”、意思就是天气温度开始升高,湿度比较大,人与天地相应,身体也会随阳气升腾,功能较为亢奋,内火易郁。

在饮食上要格外注意,多去吃一祛湿护阳的食物,这个也是在这个时间段需要做的事情。

“清明十五天,三事要做好”分别指的是什么?

第一件事:没挂青的要挂青

在民间有一种说法,清明节的时候要挂青,因为各个地方时间不一样,所以挂青的时间上也有差异,不过一定是谷雨之前,不能超过这15天,没有挂青的话,你的先人会被雷公给抓走,干苦力活,因为他没有供奉,只能“自食其力”。

这也是在提醒我们,不能忘了传统,尤其是自己的先人,不管多忙,在祭祀的时候都应该要祭祀,尽管清明节当天不能去,但是在谷雨之前,也记得一定要挂青。

第二件事:养好身上的阳气

清明后谷雨前的这15天,天气变化是比较大的,尤其是温度上升,雨水的增多,这就导致湿热特别严重,我们要护好身上的阳气,多吃一些时令还有助阳的食物,这里比较推荐山药。

做法:把山药清洗干净,然后切成条状,或者是切成片,接着锅中放入少许的植物油,来点蒜末,接着倒入山药,来点酱油还有香醋,放入少许的开水,烧至入味,最后来点鸡粉提提鲜,就可以直接吃了。

第三件事:脱棉衣不要太早

清明节后谷雨前这15天,天气变化会比较大,而且早晚的温差也比较大,我们在穿衣上要记得讲究,棉衣之类的,要随着温度添加或者是减少,比如早上可以穿上,中午感觉到热可以脱掉,到了晚上下班的时候,这个时候天气热的话记得穿上,这样就能有效预防感冒了。

【食刻说】

清明后十五天,从多变的气温来看,我们要做好应对,不管是在饮食上,还是生活起居上,都要多加注意,其次最为重要的就是,老传统也不要忘了,没有祭祀的人,要在谷雨之前祭祀好,这个也是对祖先的一个尊重。

【本文由“小谈食刻”原创,未经许可不得删改、盗用,侵权必究】

关键词: